第一卷 第四章——大梁是个什么样的地方-《曾道人间惊鸿客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太子执意让薛城去一趟沧州是想让他有赈灾之功,等圣心大悦,自然做什么都能得到原谅。可言嵘还是想不通为什么太子殿下对薛城这么好,处处为他着想。

    皇祖父曾经说过大虞内斗严重,从薛继沣身上的确可以看到些许端倪,可是太子却显得仁义道德,颇有大家之风,也深得虞帝圣心。

    暂时想不通,那就不想,言嵘放弃深究这个问题,“太子殿下真是宅心仁厚,言嵘入京以来也是太子殿下多加照拂,太子殿下必定是大虞将来的明君。”

    薛城扯起嘴角一个笑,岔开了话题,“有太子殿下在,沧州的灾情很快会结束的。”他们说起沧州,实在是个很尴尬的话题,月城曾属大梁,战后归了大虞。

    “沧州在我们大梁的时候,唤作月城,天罡大江给月城带来了泉水大小无数,春天的时候桃花竞相盛放,所以我们那有个习俗,在春天第一支桃花开放时,摘下花瓣泡澡,会祛除皮肤疾疫,一生安康,因此大梁素有月城赶春集之说,一来洒扫祈福,赶走病痛;二来结家同游,共度佳节……”言嵘兴奋的声音黯淡下去,末了道,“如今没有月城赶春集了。”

    “大梁,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?”薛城对大梁的了解仅限于书籍,而且多是负面的,例如大梁商人精明虚伪、毫无底线;大梁将士缺乏阳刚之气守不住山河、大梁人阴险狡诈、尽是谎言等等。太学里先生讲的总是一笔带过,课本里关于大战也是寥寥数字一页纸,那个曾经被他们打败的大梁、被太子殿下称为可怕对手的大梁、言嵘兴奋描述的大梁,真是浑身缺点的国家吗,大梁,究竟是什么样的呢?

    描述一个国家,总归太难,而且总是带着些主观色彩,薛城话说出口,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,本已经打算胡乱混过去,但是言嵘非常认真道,“大梁有这世上最不屈的灵魂和脊梁,如果你有机会来我们大梁,你肯定也会喜欢它的。”

    河流水势忽然急骤,有人高声大喊,“注意前方水势!靠近天罡大江与济州河的交界处了!”

    有人劝说他们回到船舱内躲避片刻,言嵘脚步定在原地挪不开步子,没有听到薛城喊她的声音,目光被前方那道稍显狭窄的山缝牢牢吸引。

    月城沦陷时她尚在襁褓,不曾到过此地。但幼时常有大雁宫的嬷嬷们谈起兰陵十三郡,月城为兰陵十三郡之首,占地面积最大、人口数最多,镇北军落败之后,当地门阀柴先生曾率家役和诸多百姓殊死抵抗,至今月城都拒用大虞钱币,钱庄里的梁币仍沿用言缺年号仁和。每一枚仁和通宝,都是大梁商贾不忘大梁的明证。大梁子民,不会忘记大梁,梁民才是大梁的灵魂与脊梁。

    山间凉风吹来雨丝,落在她脸上,船体开始剧烈晃动,凉意丝丝透进衣裳。她知道,月城到了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